「拼多多首封股东信」拼多多股东退股事件

体育正文 283 0

拼多多首封股东信

拼多多股东退股事件

41岁黄峥辞任拼多多董事长:我要去摸一摸10年后路上的石头

北京时间3月17日,拼多多董事长黄峥发布2021年度致股东信,宣布经董事会批准后将董事长职位交棒给联合创始人、现任CEO陈磊。 黄峥表示,在不再担任董事长和拼多多管理职位后,他的1:10的超级投票权也将失效。 辞任董事长后,黄峥个人名下股票将继续锁定3年不出售。 他将结合个人兴趣,致力于食品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并着眼于拼多多未来的长远发展,“去摸一摸10年后路上的石头”。 黄峥在致股东信中解释这一重要决定时表示,由于疫情等原因加速了内部业务和管理的迭代。 拼多多从一个纯轻资产的第三方平台,开始转重,新的业务在拼多多内萌芽并迅速成长,这催生、锻炼了新一代的管理者。 “是时候逐步让更多的后浪起来塑造属于他们的拼多多了。” 在黄峥眼中,拼多多已从3年前“刚上小学的小孩”迅速成长为“正进入青春期的少年”。 “希望今天我退董事长会有助于这位少年独立成人”。 此外,黄峥还提到,虽然拼多多自身还很年轻,还有很厚、很长的雪坡,还有比较长时间的高速增长空间; 但如果要确保它10年后的高速高质量发展,那么有些 探索 现在已经是正当其时了。 “我作为创始人,跳脱出来去摸一摸10年后路上的石头,可能是比较适合的人选。” 受此消息影响,拼多多盘前一路下挫,最大跌幅超6%。 而早在去年7月,黄峥辞任拼多多CEO时,华尔街的投资者和分析师们就已经对这一决定表示难以理解。 花旗分析师曾称,对黄峥的卸任感到惊讶,但其理由是可以理解的,过渡也应该是平稳的。 01 依然拥有绝对话语权 先后辞任CEO、董事长,放弃超级投票权,黄峥几乎完全从拼多多中抽身而退。 但黄峥控制的拼多多股份比例仍有29.4%,作为这家公司的创始人、大股东,黄峥仍然对拼多多有着隐性影响力和决定权。 黄峥可能是当今中国年轻企业家中最特立独行的一位了。 多数创始人会在功成名就之后再退位,与黄峥同时代的王兴、张一鸣虽同样低调; 但仍然是奋战在公司一线的灵魂人物,对公司发展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主导作用。 而黄峥却在拼多多上市不到三年时间里,就做出了退出拼多多的选择。 拼多多领导层的交接之所以能如此顺利、黄峥之所以能将拼多多放心地交给接班人,核心原因还是在于其稳定的高管团队—— 他们主要都是黄峥创业时期的合伙人,属于拼多多的元老级创始团队。 例如接棒的陈磊,与黄峥相识至少18年,曾经与黄峥是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研究生同学。 2007年,陈磊博士毕业后,回国就职于欧酷网担任研发架构工程师,而欧酷网正是黄峥回国后的第一个创业项目。 2016年,陈磊进入拼多多担任公司首席技术官(CTO)。 现在的拼多多,就像是一个在成长中不断迭代、自我完善的机体,没有了黄峥的一线指导,拼多多也可以独立完成有序运转了。 02 未来专注生命科学 有意思是,黄峥这一急流勇退的选择与段永平极其相似。 2001年,曾一手缔造起小霸王、步步高的段永平,同样在40岁选择隐退江湖。 他兑现对妻子的承诺远走美国,与家人们一起生活,平常做做投资和慈善,打打高尔夫,只希望过得更平凡一点。 而段永平在黄铮的人生道路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留学美国的黄峥与移居美国的段永平成为了朋友。 2006年,段永平拍下巴菲特午餐,并邀26岁的黄峥一同前往,黄峥感受到了股神巨大的人格魅力,那顿饭改变了他人生的格局。 巧合的是,段永平也曾在离开的时候跟OPPO创始人陈明永等一众兄弟说: “放手去干,干好了分钱,干不好关门,别有负担。” 如今,黄峥也将拼多多交给了陈磊,让他放手去搏。 至于辞职后的去向,黄铮表示,他将专注于食品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 “为十年后的拼多多 探索 高速高质量纵深发展的新空间。” 比如,通过对农产品种植过程的方法的控制, 探索 对马铃薯、番薯、西红柿等潜在的有害重金属含量进行可靠有效控制; 同时对其可能有的、有益的微量元素进行可控的标准化提升等等。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分析: “拼多多过去几年间的成长,基本上都是靠规模和商业模式的驱动,相对简单但适合中国国情的一个增长驱动因素。 但未来不管是电商还是整个移动互联网,甚至实体经济的竞争都会更加激烈。 这也意味着拼多多的驱动方式需要更精细化、更底层的核心因素去驱动,黄峥也是为拼多多增长的新 科技 动力寻找答案。” 选择“生命科学”如此抽象而宏大的领域,非常符合黄峥的人设。 早在2020年的致股东信中,黄峥就几乎没有再讨论分析拼多多,而是洋洋洒洒讲述着疫情带给自己的思考。 信中提及了爱因斯坦的E=MC²、热力学定律,还有他本人对世界、人类、时间、概率、不确定性的抽象思考。 “成不了科学家,但也许有机会成为未来(伟大)的科学家的助理,那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儿。” 对这些宏大命题的兴趣与讨论,让我们似乎又看到了那个理性之下透露着一丝感性的真实黄峥。 多年前的一个采访中,主持人就曾问过黄峥,如果没有创办拼多多,你会去干什么? “可能是科学家。”黄峥回答道。 03 年活跃用户超阿里 黄峥辞任拼多多董事长职位的同一时间,拼多多发布了202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 财报显示,2020年四季度,拼多多营收增长146%至265.477亿元,全年营收增长97%至594.919亿元。 截至2020年底,拼多多年成交额(GMV)为16676亿元,同比增长66%。 非通用会计准则下(Non-GAAP),拼多多四季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1.845亿元,全年归属净亏损为29.65亿元,均较上一年同期大幅收窄。 值得一提的是,拼多多年报指出: 截至2020年底,拼多多年活跃买家数达7.884亿,较上一年底的5.852亿同比增长35%,成为中国用户规模最大的电商平台。 2020年第四季度,拼多多APP平均月活跃用户数达7.199亿,单季新增7650万。 在关键的用户指标上,仅仅用了六年时间,从巨头夹缝中冒出的拼多多已经超越阿里巴巴、京东,成长到如今的体量。 其实早在春节期间,凭借“春节不打烊”以及红包促销活动,拼多多日活跃用户数(DAU)曾短暂地超越过手机淘宝,尽管当时只持续了两天。 QuestMobile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手机淘宝DAU稳定在3.19亿,拼多多则约在2.74亿。 但在2月12日,尽管取消了春晚红包合作,但拼多多还是成功超越了手淘DAU,拼多多为2.59亿,手淘为2.37亿。 拼多多未来将与阿里、京东等电商集中在存量用户间的争夺上,将更加激烈。但那个时候,已无黄峥督战。 以下为黄峥2021年致股东信原文: 今年的股东信提前了一点,是为了及时和大家同步一个消息。 刚刚开完的董事会上,董事们批准了我辞去拼多多董事长职位的请求,陈磊将从即日起接任董事长,并继续担任CEO一职。 在不再担任董事长和拼多多管理职位后,我的1:10的超级投票权也将失效。 我名下股份的投票权将委托拼多多董事会以投票的方式来进行决策,同时我个人承诺个人名下的股票在未来3年内继续锁定,不出售。 去年7月1日我卸任了CEO,原本计划在一年整的时候和陈磊完成董事长职位的交接。 两个原因让我们决定将这个计划中的交接进一步提前了一些。 一是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甚至异化。 这让我意识到这种传统的以规模和效率为主要导向的竞争是有其不可避免的问题的。 要改变就必须在更底层、根本的问题上采取行动,要在核心 科技 和其基础理论上寻找答案。 虽然拼多多自身还很年轻,还有很厚、很长的雪坡,还有比较长时间的高速增长空间,但如果要确保它10年后的高速高质量发展,那么有些 探索 现在已经是正当其时了。 我作为创始人,跳脱出来去摸一摸10年后路上的石头,可能是比较适合的人选。如果还能结合我自身的兴趣,那就再好不过了。 二是因为疫情等原因导致的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也加速了拼多多内部业务和管理的迭代。 拼多多从一个纯轻资产的第三方平台,开始转重,在仓储、物流及农货源头开始进行新一轮的投入,新的业务开始在拼多多内萌芽并迅速成长。 这既改变了拼多多,更催生了、锻炼了新一代的领导者、管理者,也是时候逐步让更多的后浪起来塑造属于他们的拼多多了。 那么,后面的拼多多会是什么样子呢? 我未必能决定,但却可以快乐地和大家分享我自己的想象。 首先,拼多多会是一家永远把消费者利益和 社会 价值放在第一位的 社会 的企业。 我们践行的“普惠、人为先、更开放”的新电商理念将在未来的日子里更鲜明地为行业和公众知晓。 它面向最广大的人群,一点一滴的作出改进,努力为消费者,为 社会 创造价值,不论它是显著的还是不容易被看见的。 也因为此,它将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它所面临的各种藩篱也会慢慢被打破,即使有时候会需要一点时间,甚至可能会有波折。 但是“普惠,人为先,更开放”应该是个方向,它将在这个新时代绽放出不一样的活力。 其次,拼多多会是一家富予想象,不断迭代创新的企业。 Costco+Disney的愿景将会更具象、更生动地展现在面前。 虽然当前还只是多实惠、多乐趣的初级阶段; 但我们已经能够感受到多实惠叠加上多乐趣后带来的性质性的微妙的不同,感受到这背后的化学反应产生的1+1>2的巨大力量。 过去几年的实践让我们更加相信,这个愿景是丰富、有趣、值得憧憬、可以追求的。 第三,拼多多会努力成为一家成熟的、国际化的公众机构。 2018年上市时的股东信里有这样一段话: “我们希望拼多多是一个公众机构,它为最广大的用户创造价值而存在。 它不应该是彰显个人能力的工具,也不应该有过多的个人色彩。 与此同时,它应该作为一个独立的公众机构,展示它作为一个机构独特的 社会 价值、组织结构和文化; 并且因循着它自身独特的命运生生不息,不断演化。” 那个时候拼多多还像一个刚上小学的小孩,而今虽然只过了3年,拼多多却已像是正进入青春期的少年。 看着他的快速变化和成长,一旁的我既欣喜又焦虑。 但无论是紧张兴奋,还是惶恐,它总会有他自己成长的道路,希望今天我退董事长会有助于这位少年独立成人。 退了后我做什么呢? 我想去做一些食品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 拼多多是农产品起家的,过去几年里拼多多对农业领域的贡献主要还是在流通领域。 通过提升流通领域效率,去中间补两头来让农民和消费者获益。 但流通效率的提升毕竟不能从质上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也不能性质性的大幅提升身体 健康 水平。 那一步步往纵深走,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比方说,通过对农产品种植过程的方法的控制; 我们是否有可能对马铃薯、番薯、西红柿等的潜在有害重金属含量进行可靠有效的控制; 同时对其可能有的、有益的微量元素进行可控的、可标准化的提升? 如果以后有一种西红柿,每一颗都含有最适合我们身体的VC等微量元素,那我们的生活质量是否就会有明显的提高? 再比如,如果我们能够比较透彻的了解不同的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在摄入人体后的变化和作用,进而通过植物蛋白来合成生产出肉的替代品; 那这种新的素鸡2.0是否有可能成为更 健康 、更绿色的稳定供给? 如果我们再进一步,深入到蛋白质结构及在人体内的性状的研究; 我们是否有可能沿着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分子机器的道路,进一步研究出蛋白质机器人,可以进入到人的脑部血管进行疏通,避免中风? 小时候,老师问我们长大了想做什么,我和很多人一样说想成为科学家。 而今一晃已过不惑之年了,想成为真正的科学家也许已经不太可能了; 但如果我努力,把中学里最喜欢的化学、大学里学的计算机、工作中学习的经营管理结合起来,我天真的想,说不定也能再做出点有意思的事儿。 成不了科学家,但也许有机会成为未来(伟大)的科学家的助理,那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儿。
41岁黄峥辞任拼多多董事长:我要去摸一摸10年后路上的石头

拼多多创始人黄峥辞任董事长,将会对拼多多产生什么影响?

应该来说不会产生太大影响的,虽然说,一个合格的领导人,对于一个团队影响甚大,但是这个团队已经发展壮大,并且形成了一支强大的队伍,所以说,即便是没有创始人在,就靠其他的人一起出谋划策,也能够将这份事业延续下去我记得以前疯狂英语的李阳,当时好像有一则报道奖,他就是完全凭着个人的魅力在支撑着这个企业,一旦他离开了,所有的一切都灰飞烟灭,像这种情况,就是没有一支比较强大的队伍导致的
其实不会有什么影响的。因为大家是冲着拼多多去的,不是冲着他的董事长去。如果他的董事长经营理念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变,我想不会有太多的影响。但如果。继任者对前任有了突破性的改变,那好坏就两说了。
去年辞任CEO后,原以为黄峥会在董事长职位上深耕多年。没想到短短半年时间,黄峥又在40岁时卸去了董事长职位,至此可能会彻底淡出公众的视野,这绝对是一次不折不扣的意外。 但对拼多多有深入研究的人都知道这件事迟早会发生。首先,黄峥给自己的定位一直是“理科生”、“不喜欢社交和混圈子”,他的志向不仅仅是做个企业家或赚多少钱。在过去几年的数次采访中黄峥都明确表达过诸如“希望做个科学家”、“会把职位交给更擅长跟外界接触的人”等观点,此次辞任是他遵循多年来的意愿行事,是长期周全思考后的理性行为。(2018年拼多多上市后,黄峥接受腾讯新闻专访)(2018年拼多多上市后,黄峥接受腾讯新闻专访)(2018年4月拼多多上市前,黄峥接受《财经》杂志专访)其次,黄峥受恩师段永平的影响颇深,段永平也是在40岁左右从步步高公司董事长任上退休。黄峥本次辞任某种程度上是在仿效恩师。最后,有人认为黄峥的辞任跟当前的大环境也有一定关系。之前有马云辞任阿里巴巴董事长的案例,最近有对互联网巨头的反垄断调查和行动,故认为黄峥此时辞任是在做对拼多多长久未来更有益的事情。我们无法判断到底有没有这种因素,可能有,也可能没有,即使有的话,也不会是主要因素。我们认为最有可能促成黄峥辞任的因素是回归自我定位,这是他多年来夙愿的体现,并不是像他的同行前辈们那样受舆论压力所迫辞任,这也体现了黄峥这个人的“胸无大志”和高明之处。2黄峥辞职不影响拼多多发展外界担心拼多多是黄峥一手做起来的,他辞职后就不再管理公司事务了,拼多多的发展会受影响。但对拼多多以前的管理方式有了解的话,就能发现无论黄峥在不在董事长和CEO的位子上,对拼多多都不会有很大的影响。首先,黄峥在拼多多的作用更像是一位精神领袖,主要负责公司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建设。虽然他也会参与具体业务,甚至参与到(诸如多多买菜仓储建设)非常细致的环节,但在实际分工中,他并不分管具体业务。价值观和业务方向一旦确定后,他往往是充分放权的。这与美团、字节跳动的另两位创始人王兴和张一鸣重度参与企业管理的做法完全不同。这就决定了他完全可以不参与具体工作流程,公司的业务也不会受重大影响。(2018年接受《财经》杂志专访) 另外,拼多多的核心高管团队非常稳定。除了黄峥之外,其余几位都是跟随黄
拼多多的日均活跃用户(DAU)首次登顶行业第一。其间,拼多多人均单日使用时长同比增长25.9%,在日活过亿的APP中增速最快,用户粘性维持高速增长。 专业分析人士认为,拼多多在今年春节期间的“逆袭式”大幅增长,和疫情影响下的“就地过年”不无关系。 “'就地过年'深刻改变了春节期间的电商业态。”资深互联网观察分析人士裴培认为,此前,最适合在春节期间做增长的是娱乐、游戏、社交类的APP,绝不包括电商。因为春节期间发货不及时、广大用户在回家过年往往没有迫切的网上购物需求。随着物流基础设施的改善,前一个问题解决;“就地过年”则解决了后一个问题。在他看来,拼多多和淘宝都注意到了“就地过年”带来的购物需求,也都推出了“春节不打烊”计划,并分配了市场及运营资源。相比之下,拼多多对“春节不打烊”策的执行要更坚决,“拼多多对一切不能及时发货、不适应春节期间市场需求的商品,全部做了流量沉底处理;因此,用户在春节期间被推送的、搜到的,绝大部分是能立即发货、能刺激及时购买欲望的商品。”另外,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拼多多平台活跃买家年度平均消费额为2115.2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23%。此前券商中国也有报道,截至2019Q1前12个月,拼多多人年均消费金额1493元,相比之下两年时间翻了近一倍。这也是平台用户规模增长背后更值得注意的方面,客单价的变化也意味着,最初以“五环外”为人所知的拼多多,已通过农产品采购销直连和工业定制直销,渗透“五环内”,闯入一二线城市,杀入阿里巴巴与京东的腹地。有分析人士预测,拼多多的用户规模达到7.884亿,已接近中国电商用户的上限,未来用户增速有放缓的可能。阿里、京东加大在低线市场的投入力度,三大电商平台在竞争策略上有趋同之势,未来几大平台在商户和用户的争夺将更为激烈。 在商家端,财报营收数据显示,拼多多依旧推行商家“0佣金”和“0平台服务年费”的策略。“按照行业普遍现行标准测算,2020年这项(0服务费、0佣金)策略合计资金成本大约是超过800亿元。”华东某互联网资深运营人士告诉记者,这相当于是为商家节省成本的“补贴”,对各类商家入驻的吸引力很大。拼多多去年营收同比增长97%,去年净亏损29.65亿元从财报数据来看,四季度,拼多多平台实现营收265.477亿元,较上一年同期增长146%,全年实现营收594.919亿元,较上一年同期增长97%。 营收增长主要源于在线营销技术服务收入的强劲增长以及新增商品销售所产生的收入。四季度,平台在线营销技术服务收入为189.22亿元,较上一年同比增长95%。四季度,平台商品销售收入为53.578亿元。要从强大的竞争对手中突围,快速扩张的拼多多仍在持续加大补贴力度,但是亏损规模已经明显缩小。非通用会计准则下,平台四季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1.845亿元,对比2019年同期的8.15亿元大幅收窄。全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29.65亿元,对比2019年同期为42.658亿元。四季度,拼多多的现金流维持稳健增长。拼多多平台当季运营现金流为149.466亿元,全年实现运营现金流281.966亿元。截至2020年底,拼多多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及短期投资870亿元,对比2019年底为411亿元。 对于今后的业务布局重点,黄峥在辞去董事长任职的股东信中有所提及。当天,黄峥发布2021年度致股东信称,疫情等原因加速了内部业务和管理的迭代。拼多多从一个纯轻资产的第三方平台,开始转重,新的业务在拼多多内萌芽并迅速成长,这催生、锻炼了新一代的管理者。 黄峥在致股东信中认为,过去几年里拼多多对农业领域的贡献主要还是在流通领域,未来要通过对农产品种植过程的控制及对食品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确保拼多多10年后的高速高质量发展。从财报看,四季度,拼多多在仓储、物流及农货源头进行新一轮重投入,但在强劲营收的带动下,该季经营仍基本达到盈亏平衡。
每一个企业的创始人卸任,对企业影响并不大。换了董事长,很有可能给企业带来新的生机。每个人不可能在一个岗位上做一辈子。都需要新人换旧人的。
拼多多创始人黄峥辞任董事长,将会对拼多多产生什么影响?

拼多多创始人是谁?

创始人是黄峥。黄峥,1980年出生于浙江杭州,企业家、拼多多创始人,前拼多多董事长。2004年,黄峥加入美国谷歌。2006年回国,参与谷歌中国办公室的创立。2007年,从谷歌离职创业,先后创立电商代运营公司和游戏公司。2015年4月,创立拼好货,开创社交电商新模式。2016年9月,拼好货、拼多多宣布合并,黄峥担任新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个人观点:1、2019年4月24日,黄峥发布了公司上市以来的首封股东信,表示:“我们的策略不是从打破一个垄断,到创造一个新的垄断;而是从打破一个垄断,到提供一个新的选择。拼多多快速增长,也是行业里每个公司争取长期生存权的必然结果” 。2、2020年4月25日,黄峥发布了股东信,从疫情与世界、人类与时间的关系角度,重新思考当下面对的现实。认为“这股席卷全球的力量将从根本上永久地改变我们所生存的世界。”
黄铮,那个成立拼多多,干传销的
拼多多创始人是谁?

41岁功成身退,拼多多创始人黄峥的成功给普通人怎样的启示?

我是笛白,点击上方“关注”,与你分享人物传奇和精进干货,一起实现财富跃迁 2021年3月17日,正值壮年41岁的黄峥写了一封致股东信,正式宣布卸任拼多多董事长。这份信中,透露两个重要信息: 一是拼多多已经成为电商行业的老二了,无论是用户规模、活跃度还是交易量都超越京东直逼淘宝了。 二是自己辞任之后,去做自己小时候一直想做的事,致力于食品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同时投资1亿美元给母校浙江大学做科研,为十年后拼多多 探索 高速高质量纵深发展的新空间。 从一个普通家庭出身的草根,到身价直逼马化腾成为中国第二富豪,这绝对是屌丝逆袭的典范了,他的人生经历对我们普通人有着怎样的启示,我们是否可以复制他的成功呢? 1 考上一个好大学有多重要 1980年,黄峥出生在一个普通的杭州郊区家庭,就像我们普通的农村家庭一样,上了一个特别普通的郊区小学,但是黄峥同学的数学成绩特别好,因为奥数得奖,考上了杭州外国语学校,原本喜欢数理化的他本不想去杭外上学,但在校长的再三劝说下,还是去上了这所中学,从此打开了小黄峥的任督二脉。 在这所中学里,优秀的学生很多,大部分都是富二代或官二代,而且保送大学概率达80%,进入这所中学就相当于拿到了保送浙大的一把钥匙。 中学毕业后,黄峥也被顺利保送到浙江大学,而且进入的是资源、机会和自由度更多的混合班。 我们普通人想彻底改变阶层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考上一个好大学,因为在一个优秀的大学里,你看到的视角会颠覆你的认知,在大学里接触的资源也会对你未来的事业助一臂之力。 本科计算机专业毕业后,黄峥顺利申请到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就读,在这里他即将遇上生命中的贵人。 2 成功路上需要贵人指路 黄峥为什么会受到网易老总丁磊的赏识,丁磊为什么又把他介绍给投资界的大佬段永平,这个缘分来自于一次互联网论坛的奇遇。 2001年,随着互联网泡沫的到来,网易的股价跌到冰点,网易的老总丁磊急需寻找突破把濒临破产的网易带出泥团,当时有幸结识同为浙江人的段永平,大佬指出网易的弱点,建议做 游戏 ,建立起自己的护城河,后来并以不足1美元的价格买了网易205万股的股票,随着网易的股价飞涨,也让大佬段永平赚的盘满钵满。 丁磊找到了突破口,但技术问题也需要解决,技术员出身的他泡在论坛上看到黄峥发布的技术文章有望解决自己搜索算法的问题。 于是加上黄峥的MSN,当时黄峥还以为是骗子,但最终确定后决定帮助丁磊解决网易的技术问题。 你只有帮别人解决问题,创造价值才能赢得别人的赏识,愿意给你搭桥指路。 从此以后,丁磊觉得这个小伙子后生可畏,在美国时顺便把黄峥介绍给了自己曾经的贵人段永平,想不到两人相谈甚欢,成了忘年交,2006年段永平拍下巴菲特午餐,也带上了黄峥。 当黄峥硕士毕业不知道是去微软还是谷歌实习时?咨询了师父段永平。 大佬给了明确的建议:去谷歌上班,而且要上满三年。黄峥也听从大佬建议,工作半年,谷歌上市,黄峥也在工作中积累的原始期权一飞冲天,顺便实现了财务自由。 运气也同样是实力的一部分,黄峥踩对点进入谷歌公司,干满三年后,他选择离职回国创业。 3 创业修炼靠拼多多一举成名 从谷歌离职后,开始自己创业,并先后创办手机电商、电商代运营和 游戏 公司。 2015年黄峥再次创业,用供应商入驻和物流第三方合作的社交电商平台模式成立拼多多。当时的中国电商市场,淘宝一家独大,京东还在野蛮生长,但电商平台的通道已经接近关闭,谁也没有把一个毫不不起眼的拼多多放在眼里。 马云曾说:很多人输就输在,对于新兴事物,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和来不及。 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自己,当大家都还没搞懂拼多多为何能在竞争激烈的电商红海市场会杀出一条血路时,就已经快速崛起,用了三年的时间就做到了上市。 拼多多为什么能从如日中天的淘宝和京东下虎口夺食,因为他看到了下沉市场的机会。 当淘宝忙着消费升级做天猫,做精品,与京东火拼的同时,拼多多通过社交电商的方式从农村包围城市,与淘宝和京东三分天下。 他把自己当初的想法“把资本主义倒过来”付诸实践,让普通人以更低的价格拿到更优惠的商品,他抓住了即使时代在变,不变是人们都喜欢物美价廉的消费心理,一举获得成功,靠拼多多完成了从打工人到千亿富豪的逆袭。 4 钱是工具,不是目的 古人曾说: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 黄峥在自己的公众号里回顾自己的中学和大学里曾说:自己能进入杭外和浙大混合版是非常非常幸运的。山沟沟里飞出金凤凰是小概率事件,部分富二代,特别是官二代是非常优秀的。 但普通人的逆袭可以通过田忌赛马的方式:能在资源整合劣势的情况下创造出局部的优势,进而有机会获得“整个战役”的胜利。由此,平凡人可以成就非凡事。 上小学的时候,老师都会问一个俗套的问题:你长大后的梦想是什么? 小黄峥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想当一名科学家。 而现今41岁的黄峥去做一名科学家已不太现实,但他可以投资科学研究,为科学事业做贡献是没问题的。 于是他向母校浙江大学捐钱1亿美元致力于食品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 他想做一个蛋白机器人,能解决人体的脑部疾病,他想研究出一种合成肉,让人吃得 健康 又放心,功成身退他没有忘却儿时的梦想,现在,他想做个普通人,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而现在有多少人被岁月的摧残,早就模糊了梦想与现实的距离。 从黄峥的案例中,让我们明白只有先成就自己,才有可能成就梦想。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41岁功成身退,拼多多创始人黄峥的成功给普通人怎样的启示?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黄峥退休,2021年致股东信原文

2021年3月17日,拼多多公布财报显示,公司2020年第四季度营收265.5亿元,市场预期192.16亿元,去年同期为107.93亿元。第四季度净亏损13.6亿元,市场预期亏损7.18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7.52亿元。2020年全年净亏损71.8亿元,市场预期亏损66.63亿元,2019年同期净亏损69.68亿元。拼多多年活跃买家达到7.884亿,超过阿里巴巴。短短5年时间,黄峥打造的拼多多帝国已经超过阿里巴巴,堪称"人狠话不多"的典范。 消息公布后,拼多多盘前一度涨超6%。 随后因黄峥在致股东信中宣布将辞任拼多多董事长,拼多多盘前跳水,跌近4%。 黄峥在2021年的致股东信中表示,董事会批准了他的离职,他将董事长职位交接给现任CEO陈磊,至此,黄峥将不再担任董事长和拼多多管理职位,1:10的超级投票权也将失效,名下股票的投票权将委托董事会以投票方式决策。 这就意味着,年仅41岁的黄峥退休了,而且是彻彻底底的退休,不是马老师很多年前的那种退休。从这个角度讲,黄峥才像是真正的风清扬,从一名不文奋起到天下皆知急流勇退,跟自己的精神导师段永平一样, 深谙功成身退的智慧。 以下为黄峥2021年致股东信原文,从中或可一窥黄峥的内心世界与后续计划: 1、宣布退位 今年的股东信提前了一点,是为了及时和大家同步一个消息。刚刚开完的董事会上,董事们批准了我辞去拼多多董事长职位的请求,陈磊将从即日起接任董事长,并继续担任CEO一职。 在不再担任董事长和拼多多管理职位后,我的1:10的超级投票权也将失效。我名下股份的投票权将委托拼多多董事会以投票的方式来进行决策,同时我个人承诺个人名下的股票在未来3年内继续锁定,不出售。 去年7月1日我卸任了CEO,原本计划在一年整的时候和陈磊完成董事长职位的交接。两个原因让我们决定将这个计划中的交接进一步提前了一些。 一是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甚至异化让我意识到这种传统的以规模和效率为主要导向的竞争是有其不可避免的问题的。 要改变就必须在更底层、更根本的问题上采取行动,要在核心 科技 和其基础理论上寻找答案。虽然拼多多自身还很年轻,还有很厚、很长的雪坡,还有比较长时间的高速增长空间,但如果要确保它10年后的高速高质量发展,那么有些 探索 现在已经是正当其时了。我作为创始人,跳脱出来去摸一摸10年后路上的石头,可能是比较适合的人选。如果还能结合我自身的兴趣,那就再好不过了。 二是因为疫情等原因导致的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也加速了拼多多内部业务和管理的迭代。拼多多从一个纯轻资产的第三方平台,开始转重,在仓储、物流及农货源头开始进行新一轮的投入,新的业务开始在拼多多内萌芽并迅速成长。这既改变了拼多多,更催生了、锻炼了新一代的领导者、管理者,也是时候逐步让更多的后浪起来塑造属于他们的拼多多了。 2、畅想未来的拼多多 那么,后面的拼多多会是什么样子呢?我未必能决定,但却可以快乐地和大家分享我自己的想象。 首先,拼多多会是一家永远把消费者利益和 社会 价值放在第一位的 社会 的企业。 我们践行的“普惠、人为先、更开放”的新电商理念将在未来的日子里更鲜明地为行业和公众知晓。 它面向最广大的人群,一点一滴地作出改进,努力为消费者,为 社会 创造价值,不论它是显著的还是不容易被看见的。也正因为此,它将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它所面临的各种藩篱也会慢慢被打破,即使有时候会需要一点时间,甚至可能会有波折。但是“普惠,人为先,更开放” 应该是一个方向,它将在这个新时代绽放出不一样的活力。 其次,拼多多会是一家富予想象,不断迭代创新的企业。 Costco+Disney 的愿景将会更具象、更生动地展现在面前。虽然当前还只是多实惠、多乐趣的初级阶段,但我们已经能够感受到多实惠叠加上多乐趣后带来的性质性的微妙的不同,感受到这背后的化学反应产生的 1+1>2 的巨大力量。过去几年的实践让我们更加相信,这个愿景是丰富、有趣、值得憧憬、可以追求的。 第三,拼多多会努力成为一家成熟的、国际化的公众机构。 2018年上市时的股东信里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希望拼多多是一个公众机构,它为最广大的用户创造价值而存在。它不应该是彰显个人能力的工具,也不应该有过多的个人色彩。与此同时,它应该作为一个独立的公众机构,展示它作为一个机构独特的 社会 价值、组织结构和文化,并且因循着它自身独特的命运生生不息,不断演化。” 那个时候拼多多还像一个刚上小学的小孩,而今虽然只过了3年,拼多多却已像是正进入青春期的少年,看着他的快速变化和成长,一旁的我既欣喜又焦虑。但无论是紧张兴奋,还是惶恐,它总会有他自己成长的道路,希望今天我退董事长会有助于这位少年独立成人。 3、退休之后的计划 退了后我会做什么呢? 我想去做一些食品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 拼多多是农产品起家的,过去几年里拼多多对农业领域的贡献主要还是在流通领域。通过提升流通领域效率,去中间补两头来让农民和消费者获益。 但流通效率的提升毕竟不能从质上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也不能性质性的大幅提升身体 健康 水平。那一步步往纵深走,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比方说,通过对农产品种植过程的方法的控制,我们是否有可能对马铃薯、番薯、西红柿等的潜在有害重金属含量进行可靠有效的控制,同时对其可能有的、有益的微量元素进行可控的、可标准化的提升? 如果以后有一种西红柿,每一颗都含有最适合我们身体的VC等微量元素,那我们的生活质量是否就会有明显的提高? 再比如,如果我们能够比较透彻地了解不同的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在摄入人体后的变化和作用,进而通过植物蛋白来合成生产出肉的替代品,那这种新的素鸡2.0是否有可能成为更 健康 、更绿色的稳定供给? 如果我们再进一步,深入到蛋白质结构及在人体内的性状的研究,我们是否有可能沿着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分子机器的道路,进一步研究出蛋白质机器人,可以进入到人的脑部血管进行疏通,避免中风? 小时候,老师问我们长大了想做什么,我和很多人一样说想成为科学家。 而今一晃已过不惑之年了,想成为真正的科学家也许已经不太可能了,但如果我努力,把中学里最喜欢的化学、大学里学的计算机、工作中学习的经营管理结合起来,我天真的想,说不定也能再做出点有意思的事儿。成不了科学家,但也许有机会成为未来(伟大)的科学家的助理,那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儿。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黄峥退休,2021年致股东信原文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